上海五星体育官方网站

【走进加拿大】硝烟弥漫的美加软木贸易持久战

信息来源:上海五星体育官方网站   2024-03-07 01:54:00

  近年来,随着中加经贸往来的迅速发展,国人对于加拿大的关注与日俱增。但是,加拿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,其政治和经济情形到底如何,恐怕没多少国人真正了解。即使有心移民加拿大的人,也未必能够掌握多少有关加拿大的信息。有人可能会说,加拿大差不多就是美国第51个州,根本没什么可说的。确实,加拿大在经济上高度依赖美国,与美国联系密切。但是,如果据此断定加、美“亲如一家”,就大错特错了。事实上,无论政治还是经济,加拿大与美国都存在很大差异,两者并非“一家”。我们如果想投资中加贸易,或者想赴加留学、投资移民,都有必要近距离观察加拿大,了解它的民族精神、政治走向、行业经济以及未来中加贸易的发展的新趋势。接下来,笔者将结合自己的读和体验,为大家描述一个相对清晰的加拿大。

  在许多中国人眼中,加拿大与美国同宗同源,差不多就是一回事。确实,加拿大和美国意识形态一致,社会文化相似,经贸往来密切,显得格外亲近,但是亲近归近亲,加拿大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并非风平浪静、一团和气。实际上,在很多经贸问题上,两者都各持己见,争得不可开交。

  软木贸易纠纷就是横亘在美加之间的一道“世界级”难题。30多年来,这个难题“剪不断,理还乱”,折磨得美国政府苦恼不已,也让加拿大政府常常叫苦连天。软木贸易纠纷几乎成了美加之间的一块“心病”,基本上隔几年就会发作一次。即将上台的特朗普总统,恐怕也逃不脱这块“心病”的折磨。

  马未都先生在《百家讲坛》上,说中国传统家具的材质,可大致分为软木和硬木两大类。软木有楠木、榉木、柏木、核桃木等,大多为中国自产;硬木有紫檀、花梨、红木、铁力木、乌木等,更多从南洋进口。这里的“软”和“硬”皆是民间说法,文化的味道更浓一些。

  凑巧的是,北美同样有“软木”(softwood)与“硬木”(hardwood)的分类,区分的标准主要是再生产方式(method of reproduction)。软木树种多为裸子植物,由没有外壳的种子发育而来;硬木树种多为被子植物,由外壳包裹的种子发育而来。这个区分标准,与中国民间的说法显然不同。

  一般来说,软木均匀细腻、易于成型、便于施工,硬木则相反。因此,在北美地区,软木的用途十分普遍,举凡建造房屋、制作门窗和造纸,到处可见软木的影子。有人认为,就此而言,“softwood”更恰如其分的译法,应该是“建筑用材”。

  加拿大地处北方寒冷地带,拥有漫山遍野的阔叶林,盛产花旗松(Douglas Fir)、云杉-冷杉-松 Spruce-Pine-Fir(SPF)、铁杉(Hemlock)、西部红柏(Western Red Cedar)、西部黄柏(Western Yellow Cedar)等软木树种。2015年,其林业产品出口总额达171亿加元,按照出口金额算,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软木出口国之一。

  加拿大树多人少,生产的软木根本用不了;美国则相反,树相对少而人相对多,国内需求满足不了。按理说,一个愿意卖,一个愿意买,互通有无,是一桩互利双赢的买卖。上百年来,美国也确实从加拿大进口了不可计数的软木,解决了消费者的日常所需。但是,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,

  冲突的始作俑者,是美国软木生产企业。对美国消费者来说,加拿大软木物美价廉,进口多了,自然是好事;对于美国软木生产企业来说,加拿大软木价格太低,进口多了,搞不好会断掉自己的“活路”。美国软木生产企业不愿坐以待毙,遂打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牌。

  根据国际贸易法,美国政府有权对接受政府特殊补贴的进口商品,征收反补贴税(countervailing duties)。美国软木生产企业提出,加拿大卑诗、阿尔伯塔、安大略和魁北克四省的立木采伐制度(stumpage programs),为其软木生产提供了变相补贴,所以进口至美国的软木,应该被课以反补贴税。美国商务部经过调查后,认为加拿大各省的立木采伐制度,并不限于软木生产,而是面向整个木材行业,因而不适用于反补贴法令。

  美国软木生产企业的抗议没有奏效,但是却触动了美加软木贸易的敏感神经,揭开了美加软木生产背后各自“不为人知的故事”。

  1867年英属北美法令规定,加拿大各省拥有森林、矿山等天然资源的管辖权。到目前为止,加拿大各省拥有76.6%的森林土地,3个特区拥有12.9%的森林土地,联邦拥有1.6%的森林土地,原住民拥有2.0%的森林土地,只有6.2%的森林土地属于私人所有。美国则恰恰相反,近60%的森林土地是属于私人的,而且近90%的木材生产来自于私人森林。这种所有制结构的不同,决定了加拿大和美国不同的木材生产模式。

  加拿大各省拥有80%的木材生产林地。木材生产企业不必参与市场之间的竞争,只需与省政府签订使用协议,缴纳一定的开采费用,就可以获得某一地块的林地管理权或采伐权。木材生产企业向各省政府缴纳的使用费,被称作“立木费”(stumpage fee)。出于税收、就业、环保、企业负担等种种考虑,加拿大各省制定立木费时,标准往往低于市场行情报价,从而使得其出口产品,在北美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价格上的优势。美国木材生产企业则一定要通过公开的市场竞拍,才能从私人手中获得采伐权。这样一来,美国软木企业采伐成本偏高,没法与加拿大同样竞争,心里自然不平衡。

  美国软木企业紧紧“咬住”加拿大“立木费”不放,奥秘就在这里。他们都以为,加拿大各省的立木收费标准太低,无形中为软木行业提供了财政补贴,使加拿大软木拥有特殊的价格竞争优势,违反了公平贸易原则。

  由此可见,美加之间的软木贸易冲突,并非简单的市场行情报价问题,也不是纯粹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问题。其冲突根源,是两种不同森林土地所有制和管理模式之间的对立。这个深层根源决定了美加之间的软木贸易冲突,必定是结构性的、长期性的。即使特朗普上台,恐怕也不可能根本化解这个冲突。

  1985年,为加拿大软木进口,美国软木企业成立木材联合会(the U.S. Lumber Coalition),推动商务部发起了第二次反补贴调查。这次,美国商务部改变了标准,认定加拿大软木生产确实存在不公平补贴,决定对其征收15%的关税。不久,加拿大政府迫于无奈,与美国签订5年协议,以自行对出口美国的软木征收15%费用,换取美国放弃了贸易报复。

  但是,加拿大联邦政府的妥协,却遭到了各省激烈反对。它们认为这份协议侵犯了各省的自主权,并迫使联邦政府于1991年撤销了5年协议,不再向出口美国的软木征收额外费用。接下来的几年,加拿大与美国你来我往,围绕软木贸易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司法诉讼。1996年,两国达成软木协议(Softwood Lumber Agreement),限定加拿大卑诗、阿尔伯塔、安大略和魁北克四省,每年只能向美国出口147亿板尺的免税软木。

  2001年,这份美加软木协议到期。美国软木企业感觉仍然受损,再次要求商务部出面,调查加拿大进口软木的政府补贴和市场倾销问题。2002年,美国商务部满足了国内企业的要求,宣布对加拿大软木征收18.79%的反补贴税和8.43%的反倾销税。这两项关税相加,高达27.22%,几乎将加拿大软木拒之门外。

  加拿大政府不甘示弱,分别向世贸组织(WTO)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组织(NAFTA)提出法律诉讼,要求派出独立小组,检查加拿大软木出口是不是真的存在不公平补贴,是否威胁到了美国市场,以及加拿大软木企业在美国市场是不是真的存在倾销行为。世贸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组织的判决,基本上对美、加两国各打五十大板,根本解决不了问题。

  2006年,经过长时间拉锯战之后,美加两国终于又回到谈判桌前,签订了一份新的软木协定。根据这份协议,美国同意取消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,退还已经征收的45多亿美元关税,并承诺在协议期内,不再针对加拿大软木进行任何形式的调查。作为交换条件,加拿大承诺出口至美国的软木,不能低于每千板尺355美元,所占美国市场占有率不能超过34%。这份软木协定的有效期一延再延,一直沿用至今年10月。

  从今年夏天开始,美加两国就在相互接触,讨论续约的可能性,但是到目前为止,似乎没有一点结果。作为出口国,加拿大当然希望尽早续约,确保软木行业继续运转;美国软木消费者,恐怕也乐见加拿大软木进口,以便继续享受物美价廉的实惠。两国之所以迟迟不能续约,估计仍是美国木材行业联合会“从中作梗”。在这一些企业看来,过去十年的软木贸易协定,对自己仍然不公平,必须要求加拿大做出更大的妥协。

  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经多次表示,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美国不公平,必须推倒重来。这一立场与美国软木企业的诉求高度契合,可能会进一步助长他们的勇气。对加拿大软木行业来说,这是一个不利迹象。不过,作为精明生意人的特朗普,应该清楚美加之间的软木贸易,整体上利大于弊,如果仅仅因为软木企业的利益,牺牲多数消费者的诉求,其实得不偿失。最好的办法,还是回到谈判桌前,各让一步,再度续约。而对加拿大软木行业来说,要想摆脱美国同行的“欺压”,只有开拓广阔的东亚市场。